当绘本故事遇到沙盘游戏,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情呢?李雅萍园长将绘本故事融入到沙盘游戏中,大胆创新,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沙盘体验活动课。
12月8日晚上七点半,怀着几分好奇,几分惊喜,景丽工作室的成员们相聚线上,开展教研活动。首先,由李雅萍园长和十名大班幼儿带来沙盘游戏:小种子的故事。绘本《小种子》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他们专注聆听,当种子温暖时,他们眉开眼笑;当种子太热被晒,他们愁眉苦脸;而种子克服重重困难,长成小树苗时,他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小种子长大而欣喜。
绘本故事分享完毕,李园长询问幼儿:“小种子还会飞到哪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随后,他们拿起身边的沙具,续编属于自己的小种子故事。在他们的沙盘世界里,种子们有了不一样的经历,幼儿在赋予小种子不一样的经历时,他们的自我也得到了成长。
李园长分享创作经历,《小种子》绘本只是引子,幼儿和小种子一起经历,一起成长。在这过程中,大家一起创作,既有前期准备工作的创作,搜集鹅卵石、海螺、贝壳,动手制作超轻黏土,也有活动过程的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沙盘游戏。
李园长的沙盘游戏课,打开了大家的思维,原来沙盘游戏可以结合绘本、数学、美术等多学科进行融合,大胆尝试。特邀专家上海三愚心理咨询工作室领衔人刘险峰博士高度评价:“李园长以开放的、温暖的姿态抱持幼儿,他们在受保护的空间自由创作。小种子的选材也非常好,它可以泛化到每位幼儿,每个幼儿都是种子,他们可以建构自己的故事,建构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工作室领衔人景丽老师从另一个视角切入,李园长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幼儿共情小种子,激发他们内在生命故事。同时,不同幼儿激发不同场景。其中七号幼儿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当幼儿讲到炎热,没有风时,可以追问,进行深入解读:过度的爱让幼儿被压抑,缺少流动的感觉。因此,在沙盘游戏中,七号幼儿关注每一个沙盘活动,他内在强烈的自主性得到了释放。
不同的小种子面临不同的情感色彩的困境,李园长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给幼儿提供足够安全的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获得成长。
评课:
李雅萍:第一次尝试将绘本与沙盘游戏进行结合,是基于激发孩子积极进行内心世界的表达创作初衷。活动设计和活动过程中,做到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安全性,做到了沙具收集和材料提供的简便性,也做到了沙游创作和情绪表达的自主性,更做到了创作热情和情感互动的持续性。后续将进一步探索亲子沙盘游戏和班级区域沙盘游戏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我们还将尝试设计亲子沙盘游戏的自我检核表,来帮助家长和老师进一步观察成人的哪些支持性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情绪表达和人格发展?同时对个别孩子采取持续跟踪记录,由此分析孩子人格发展的变化,从而更好的进行家校沟通,提高合力共育。
邱毓:今天的线上分享,我们听了刘博士的关于品质塑造的讲座,深受启发。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都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作为教师,我们了解了埃里克森的八大阶段理论,能帮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问题。结合刘博士讲的品质的概念、特点等,景老师向我们提出沙盘游戏聚焦“受伤的主题”“治愈的主题”“转化的主题”的要求。这两者的结合,让我觉得,沙盘游戏有了可依靠的把手,在和学生的沙盘游戏交流过程中,也更有针对性。
孙鸣:李园长温柔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当她蹲在孩子的身边,听孩子讲话时,我想孩子的内心一定是开心而安心的,李园长用自己语言和行为,为孩子窗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这节课,李园长从绘本故事导入,确定了沙盘的基本主题—种子的故事,但又给了孩子无限的开放性,用沙子来创造属于自己得种子故事。比起语言的描述,沙盘不仅更具创新性,对于比较羞涩,内向的孩子来说,能提升其安全感,帮助其表达。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这些沙具都来自孩子自己的作品,这也打开了我们老师的思路,原来沙盘可以这么玩,真真是有趣极了!
佘文婷:一沙一世界,小小的沙箱,承载着十位小朋友关于“种子”的神奇想象,通过与沙子、沙具的互动,老师为小朋友营造出和谐的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自由地创造沙盘世界,自由地表达内在的感受。 老师以赏识的态度,接纳、共情、陪伴着,使每个孩子的无意识世界都得以呈现,情绪得到宣泄,让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效对话,由此激发和促进孩子的人格发展。
许烨:1. 跟随。在做沙盘的过程中其实和做咨询的过程是一样的,沙盘老师始终都是一个跟随着来访者的角色。沙盘老师的感觉和感受应该始终跟随在来访者的后面,包括在其他孩子要参与讨论时,老师也是进行组织,让沙盘的孩子先表达。
2. 捕捉。在跟随孩子介绍的过程中,除了去体验沙盘学生的感受,也可以去感受我们自己的感受,于是就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捕捉的时候重点捕捉对方表达的感受。尤其是他主动的表达的感受。最有感触的地方,一定是最触动孩子们的地方。
3. 串联。还需要将来访者的一些信息进行一些串联,在串联过程中大家会有一个相互的感受和回应,这是一个很好的治愈的过程。今天沙盘老师的串联和捕捉是紧紧相连的,捕捉到一个点,就与其他人一起交流。
解榕:在《小种子的故事》绘本教学中融入沙盘游戏,很好地将绘本故事所富含的教学意义与沙盘游戏有机地结合了。李园长开放、安全、温暖的话语,如春风般抚慰孩子心灵,给了孩子极大的安全感。孩子们始终情绪饱满,打开心扉,愿意交流、表达。在李园长持续地开放性问题地引领下,孩子们积极、热情、专注地投入沙盘的创作中,没有犹疑,只有内心的展现。那一幅幅精彩的沙盘世界,正是孩子们一个个小小内心世界的投射,那是他们敞开的心灵。他们在建构沙盘的同时,其实是建构自己最初的人生故事。
宦晶晶:李园长为大家开拓了沙盘运用的新思路,围绕绘本馆环境创设以及沙盘游戏材料的投放展开教学,不断聚焦如何体现室内沙盘游戏的独特性,营造了温馨的游戏氛围,助力孩子们后期开展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沙盘情境阅读游戏。沙盘游戏以尊重为前提,辅之以绘本教学,不仅能有效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减少情绪不稳定,任性,逃避、而且还可以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自主和秩序完美结合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感受最美好的童年。
陈涛:李园长的课整体感受:李园长的课,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范式,原来沙盘游戏还可以和阅读结合!这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沙盘游戏连结的是自己的潜意识,激发内部工作。听从内心的想法,自由而灵动地学习,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学习生活吗?
让我们的沙盘游戏就像一颗小种子,走入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旅,等待它开出一朵美丽的科研之花吧。
(撰稿:陈涛 摄影:佘文婷 审核: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