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小热昏”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梨膏糖”传承人叶莉莉老师走进了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开展了两场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小记者们大开了眼界。
中午十二点,刚吃完饭,小记者们就迫不及待来到阶梯教室,等待着活动的开始。非遗传承人叶奶奶虽年过古稀,却依旧精神矍铄,把“梨膏糖”的故事由来给小记者们做了生动细致的介绍,同学们听得入了迷。梨膏糖的制作需要哪些材料?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听着叶奶奶讲述做法,看着叶奶奶一步步操作,小小的眼睛里放射着喜悦的光芒。
熬制梨膏糖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趁着这个间隙,叶奶奶教小记者们唱起了“小热昏”。赞美父母、赞美老师,叶奶奶一字一句悉心指导,莲花板清脆的声音回荡在阶梯教室内,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一个个认认真真地学了起来,唱得还很有模有样呢。
梨膏糖做好了,分到了每个小记者的手中。梨膏糖又名感恩糖,小记者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还决定把美味带回去孝敬亲人,送给邻居。亲手包装梨膏糖的过程也是大家敬孝心、练巧手的过程,小记者们现学现用,专心致志地将梨膏糖包装得分外精美,满满的心意都融入其中。
活动结束了,梨膏糖的美味、“小热昏”的韵味都留在了小记者们的心中。朝二的孩子们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撰稿:王笑君 摄影:杨波 审核:王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