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特色教育,是我们朝阳二小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本着“学习中华民族艺术,用民族艺术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用民族精神鼓舞孩子,使他们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宗旨,学校96年开始实施“以古筝为龙头的民族器乐”特色教育,将我国优秀的民族乐器艺术引入校园,融于校园文化,建立了学校独特的公众形象,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个体发展,成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和动力。
为了把特色教育做大做强,学校开发了“民乐”校本课程。低年级以学习和认识打击乐器为主,并辅之民乐欣赏课;中年级把竹笛教学引进课堂,全员参与,采用家校结合的方式,在学校由音乐老师或班主任带领学生每天练习20分钟。回到家,孩子吹给家长听,每天练习20分钟;高年级除了对以前学习内容的巩固外,还进行民族戏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礼仪等小课题研究,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对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热爱。
针对部分对民乐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学校还采取自主报名、自主选择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社团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从中发现艺术人才,为组建民乐队提供资源。师资的配备上我们利用本校教师的资源并借助外聘专家的力量,主要以古筝为主,辅以其他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弹拨乐器的学习。
在社团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的基础上,音乐教师经过挑选、考核,把具有较强音乐表现力的学生集中起来,成立民乐队,按计划进行排练和演出。
结合教育特色和校园文化,学校提出了以“播撒民族音乐种子,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德育特色工程的建设。我们以营造氛围为导入,培育民族自豪感;以器乐教学为切入,培育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舞台展示为手段,培育彰显个性的精神。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丰富学校的德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