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明晰知识构成,提升学科素养
发布时间:2018-03-2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笑君


暖意融融的阳春三月,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的会议室里济济一堂,我们有幸请来了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张林主任,来为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如何提升学科素养的培训,让大家收获颇丰。

张林主任已不是第一次来我们学校了,一开场就像老朋友一样,直接切入正题,以便留给老师们更多的学习时间。他的讲座从一则课例《树叶中的比》说起,从肯定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两次操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怎样学效果更好?”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很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第二个环节——重新认识知识。从李润洲教授的知识三重含义讲到潘洪建教授认为的一门学科中的知识可以划分为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三个维度。而后张主任就这三个方面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还非常形象地指出:知识内容的产生与表达需要借助形式与旨趣两翼的支撑,知识之鸟才有可能翱翔天空。学科知识学习需要从三方面加以把握,才能产生深度学习,达致学科素养。

在明晰了知识构成的基础上,张主任又对学科知识与学科素养、课程标准三者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说,学科素养是一门学科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知识、技能在学习者身上的积淀、内化与综合体现。理解知识的实质内容,掌握知识探索的过程及其思维方式、检验方式与表达形式,学会以特有的方式看待世界、处理经验,有助于将知识内容与知识形式转化为学科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科素养。最后,张主任通过一张图表,将教材知识、课程目标和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强调了学科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知识理解(内化、建构)、知识运用(练习、迁移)和知识创造(外化、升华)。希望老师们在明晰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够一脉相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张主任站在大的教育观的立场上,用一个研究者的独特眼界对教材知识等进行了深入解读。短短一小时的讲座,让朝二所有老师感受到了整体和融通的思维方式的跟进和钻研教材的永无止境!相信听了今天的讲座,老师们在实践中会更有方向,更有目标,从而更好地在钻研教材、课堂设计等方面提升自己。坚守学生立场,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一定是我们永远一致的目标!

(图:蒋建伟/文:王笑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校    苏ICP备05086717号-1
    常州市天宁区光华路15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